1. 影响锚杆拉拔力的因素
锚杆拉拔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锚杆的类型(如全长粘结型锚杆、端头锚固型锚杆等)、锚杆的材质和直径、锚固剂的性能、锚固长度以及所锚固岩体或土体的性质等。
2. 不同类型锚杆的拉拔力范围
岩石锚杆
在完整的硬岩中,锚杆拉拔力可以很高。例如,对于直径为20、25mm的高强度螺纹钢锚杆,在质量较好的花岗岩等硬岩中,其极限拉拔力可能达到100-200kN甚至更高。这是因为硬岩的强度高,能够为锚杆提供良好的锚固基础,锚杆与岩体之间的粘结力和摩擦力较大。
在较软的岩石如页岩中,相同直径的锚杆拉拔力可能会降低到30-80kN左右。软岩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,锚杆与岩体之间的粘结和摩擦作用不如硬岩,所以拉拔力也相应减小。
土层锚杆
在粘性土中,锚杆拉拔力会因粘性土的粘聚力而产生一定的阻力。例如,对于直径18、22mm的锚杆,拉拔力可能在40-100kN之间。粘性土的颗粒之间存在粘聚力,能够对锚杆产生一定的锚固作用,但与岩石相比,其承载能力还是相对较低。
在砂性土中,锚杆拉拔力主要依靠摩擦力。一般直径为20mm左右的锚杆,拉拔力可能在30-70kN左右。砂性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是锚杆锚固力的主要来源,其拉拔力大小与砂的密实程度等因素有关。
3. 规范要求中的拉拔力
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,锚杆拉拔力需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。例如,在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,锚杆基本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预估破坏荷载的1.25倍。同时,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5%,且不得少于3根。验收试验的锚杆拉力最小值应大于等于0.9倍的设计轴向拉力值。这些规范要求确保了锚杆在实际工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